语言是门艺术,而掌握这门技术离不开策略与技巧,那么,一个应聘者在面谈过程中到底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策略与技巧,来对答招聘者的提问呢?
1、具体实例法
语言作为主观意识和客观的产物,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与灵活性。在日常生活中,你也许习惯于抽象概述,但是,如果在面谈对答时你也依然不假思索地运用这种方法,只会使招聘者感到单调,乏味、难以对你产生兴趣。
为了向招聘者描述一个“与众不同”的你,进而获得应聘成功,你必须记住:不要概述,要展示——用事实来说明你所具有的能力、素质、技能,你的信仰、优缺点、好恶,以及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,如何解决问题,如何胜任新工作等。你可以通过“事实”、“相关细节”、“举例”、“轶事”、“具体做法陈述”等等,让对方了解你。这样做,你才可能使自己变成一个“个性突出”、“富有情趣”、“充满活力”的活生生的人——一个招聘者很容易从众多的毫无特色的候选人中记住的人。
下面你可以亲自体会一下“概述”与“展示”的不同之处。例如,回答这样一个典型的问题:“你的最主要的长处是什么?”
甲(采用简单的“概述”手段):认真负责。
乙(运用“展示”的手段):认真并具有责任感。首先,我以认真为荣。当我接受任务,或做一项工作时,我总是竭尽全力去做好。事实上,在我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经常向我灌输认真为本的生活态度。他们常常对我说:“只要是觉得值得做的,就应该全力以赴、认真的作好。”在我见习初期,经理曾让我负责收发。那是一向极为简单的工作,但我却做得一丝不苟。每天,我早早来到办公室,把当天的信件分理归类:“急件”、“非急件”、“期刊类”及“其他”,并且井然有序地分放在有关人士的桌上。有时碰到“急件”,我会附上相关的、有参考价值的材料,以便对经理及其他人有所帮助。大家对此赞不绝口。见习期满后,我立刻被任命为经理助理。
我的第二个长处是具有责任感。凡是我答应的事,我一定会做到,不管有多难。事实上,朋友们都说,我是他们最信得过的朋友。
不管你是否喜欢“乙”回答,你不会不承认“乙”的回答比“甲”的回答更有趣、更富有魅力。这其中的奥妙如同商品推销术一样,光说商品好还不行,还要具体地说出商品的优越性及特性等,否则,再好的商品也难以打动顾客。
然而,“具体实例法”也容易使人步入误区:似乎具体、行动就是“与众不同”。于是乎,所有的回答都被打上了“具体实例”的包装,其结果是过分强调应聘着的技巧,从而忽略了个人真实而独特的思想内涵。
走出误区的最好办法就是灵活运用“具体实例法”。要做到灵活运用,首先,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。例如,在回答“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人?”时,可采用抽象概述 —— “我不喜欢那些只谈论自己的人;那些损人利己的人;那些口是心非的人;那些斤斤计较的人;那些不能控制自己的人。”这样的回答简洁有力。其次,即使采用 “具体实例法”,也不能一味地偏重“实例”而忽视其他。如在回答个人第一个长处时,可用“实例”来充分描述以增强感染力;而谈到第二个优点时,则可借用 “朋友们”的评价来“画龙点睛”。尽管前后“说法”迥异,却相得益彰。
2、突出个性法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。“个性鲜明”的回答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怎样回答才会突出个性呢?
想要突出个性,首先就应该用事实来说话。其次,要实事求是,怎么想(做)就怎么说(当然,除一些敏感性问题需有适度的分寸之外)。例如,当你被问到:“你喜欢出差吗?”你可以直率的回答:“坦率的说,我不喜欢。因为从一地到另一地推销商品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。但我知道,出差是商业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,也是推销员的主要工作之一。所以说,我不会在意出差的艰辛,反而会以此为荣。因为我非常喜欢推销工作。我想这一点更重要。”又如,主持面谈的经理问你:“如果我们接受你,你会干多久呢?”如果你这样回答——“没人愿意把一生中最宝贵而有限的时光花在不停的寻找工作当中;也不会有人甘愿把他(她)所喜爱的东西轻易放弃。就拿这份工作来说,如果它能使我学以致用,更多的发挥我的潜力,而我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与技能,并且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;那么我没有理由不专心致志地对待我所热爱的工作。”那么你所表现出的机敏、谈城与个性一定是招聘者最为欣赏的。
真实的思想与坦率的语言就是“个性突出”的最佳体现。
3、申时度势法
面谈中的申时度势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
(1)掌握好回答问题时的时间。做到心中有数,有的放矢,在有限的面谈时间里,要得体、有效地“展示”自己,不要漫无边际或反复陈述,过多地拖延时间。
(2)一种无奈的眼神、一个会意的微笑,一种下意识的看表动作,演绎出的都是招聘者不同的心态。在对答中要学会破译出对方的心理,从而迅速准确地调整自己的对策,必要时“投其所好” 或“草草收场”都不失为一种应急之策。
例如 ,一位没有相关经验的女教师,在应聘一家贸易公司总经理秘书一职时,是这样描述她的资格条件的:“我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外语系毕业的,有两年的英语教学经历,在英语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中,尤其擅长口译。曾做过半年的兼职翻译,期间受到外商的称赞。去年,我曾参加过为期两个月的‘秘书培训班’,并获得了‘速记’、‘打字’、‘电脑操作’等项的结业证书,成绩优良……”
事后,这位女教师告诉我:“当时我还有很多话要说,但我看到对面墙上的挂钟已指向11点20分钟时,我立即意识到不能多说了。”
女教师的机敏终于使她如愿以偿。
4、扬长避短
在某公司应聘部门招聘面谈中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。
问:“你不认为你做这项工作太年轻了吗?”
答:“我快23岁了。事实上,下个月我就23周岁了。尽管我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,但我却有整整两年领导学校学生会的工作经验。1997年初,我被推选为该年度的学生会主席,之后又连任一年。您可以想象,管理组织3000多名学生,并非易事,没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和领导艺术,是无法胜任的。所以,我认为,年龄固然能说明一定的问题,但个人素质和能力更为重要。因为这是一个部门经理所不可缺少的。”
这是一种典型的扬长避短式的回答。回答者极力宣扬个人的长处,并把自己的长处同应聘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,意在变不利为有利。
这里,也许你会问:如果真的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,或勉为其难的事情时,那该怎么办呢?
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。世人都有其“短处”,应聘者当然不例外。再成熟的应聘者,由于其学历、知识、见识与经历等方面的原因,总会有所不知或根本不能,这里你要勇敢地承认:“我不会”,同时做出必要而合理的解释。尽管你没有“扬长避短”,但是你的诚实、坦率却能为你化短为“长”。
5、补白运用法
在外语面谈中,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:招聘者提出某个你意料之外的问题,由于问题来得突然,再加上你的外语并不十分出色,往往会措手不及,陷入尴尬的境地。
其实,在这种情况下,有一个办法能够帮你缓解紧张与调整思路,那就是“补白法”。所谓“补白”,就是用一个或一些没有实际意义,但又必不可少的词、短语或句子,来连接上下文,继续你的回答。例如:“噢”、“好”、“不错”、“我想”、“我认为”、“我相信”、“有时”、“这个问题很有趣”、“这个问题本身就极富挑战性”,等等。
6、虚实并用法
孙子在其《孙子兵法》中的“虚实篇”里曾经专门论述过军事活动中的“虚”与“实”。在战斗中,敌我双方为了隐藏各自真实的作战意图,往往采取一些虚虚实实的作法——“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”,以此来麻痹对方,达到出奇不意,克敌制胜的目的。古往今来,无论是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的“空城计”,还是解放战争期间石家庄保卫战中我军的“虚实战略”,无不说明了巧妙运用“虚”与“实”在军事战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。
现代应聘有如用兵,“谋”定方能百战百胜。而“谋”中的一个重要策略便是“虚实并用法”。尽管面谈中的回答并非敌我斗智,但是,有效而适度的运用“虚”与“实”,常常会起到强化自身价值和赢得对方好感的作用。
当问到“你的工作动力是什么?”时,有这样一类以“虚”带“实”式的回答可以参考。如“我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是工作本身,即我是否对该工作感兴趣,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,是否能胜任,是否能学到新知识和技能,以及是否能得到进一步的自我发展。其次是自我价值的承认问题,即我是否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,是否有进一步晋升的机会。最后是结果,即我是否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和待遇等。”
面谈是求职应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而在面谈中招聘者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“真实”而“全面”的你。显然,诚实是最好的策略。所以说,“虚”在现实中一定要运用得当:虚要虚的合理,而且虚中要有实。切不可乱用“虚”招,否则弄巧成拙。
7、适度激将法
为了争取主动,应聘者在回答问题时有时还可以采取适度激将法,即,先入为主,“刺激”对方,给对方造成一定的“压力”,从而达到个人预期的目的。
如,对“请谈谈你想要的月薪好吗”这一类关键性的问题,你可以用“适度激将法”来回答。
例一:“我知道贵公司是一个盈利较多的大公司,它一定会善待一名优秀的秘书,所以我想,我的月薪应该不少于1800元人民币吧!”
例二:“我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经理的要求,而且据我了解,该业务部门是贵公司的主要支柱之一,而作为该部门的领导者无疑将肩负重任。所以我想从4800元人民币起薪。”
从上面两个例子中不难发现,运用激将法一定要适度,抓住“火候” ——针对对方的特点及客观条件;同时语言一定要委婉缓和,不能太露太直,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。
|